9000名“小青椒”点亮世运会,青春舞台绽放,他们为何如此骄傲?
成都世运会开幕那天,熟悉的《茉莉花》旋律一响起,场内瞬间沸腾。中国红闪耀全场,掌声和欢呼像浪潮一样涌来。引导员胡可高举“中国”标牌,走在队伍最前面,步伐稳稳当当,脸上带着笑,眼里闪着光。
胡可是成都9000多名“小青椒”志愿者之一。这些年轻人来自36所高校,忙着语言翻译、比赛服务、仪式安排、交通引导,样样不落。还有近万名城市志愿者,守在532个服务站,帮着宣传赛事、介绍成都、提供便民服务。他们用汗水和笑容,撑起了这场世界级盛会。
两年前,胡可也曾在成都大运会举过中国队的牌子。那次她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,站在万众瞩目的场馆里,心里满是自豪。如今在世运会,她走得更稳了,胸口还是热血沸腾。她说:“我是成都人,这座城市给我的骄傲,变成了我全力以赴的动力。”
从大运会到世运会,成都一次次站上世界舞台,胡可这样的“小青椒”也在成长。第一次举牌,她紧张得手心冒汗;这次,她从容多了,但那份为国为城的激动一点没变。她说,每次看到中国队出场,就像自己也成了赛场的一部分。
19岁的刘贵杰,这次在开幕式上扮成了活泼的“蜀宝”。两年前大运会,他只是武术节目《盛世龙腾》的替补队员,没能上场。但他不服输,告诉自己:“就算当替补,也得是最强的!”他抓紧时间学动作、练细节,终于在世运会站上了舞台。他说:“这两年,我不只学会了表演,更懂了责任和坚持。祖国给了我们这么大的舞台,我特别骄傲。”
开幕式的舞台上,青春的活力炸裂全场。9岁的冯嘉佑用街舞点燃了《缤纷之约》。他小小的身影,跳起舞来却像个小太阳,充满力量。冯嘉佑说:“跳舞让我觉得帅气、自信、开心!”他的舞步带着成都的自由和包容,感染了每一个人。
张浥雨在《锦绣之韵》里当了领舞。她化身“河流中的亮点”,用舞姿展现成都的文化底蕴。她说:“成都不仅是火锅和熊猫,还有优雅和从容。”她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舞蹈,每一个动作都像在诉说这座城市的美。
赵家珑是西南民族大学的研究生,在开幕式上,她和百余名舞者一起化身“芙蓉花海”中的花瓣。来自新疆的她,把成都当成了第二故乡。她说:“灯光亮起时,我感觉自己就是一朵芙蓉花,和成都融为一体。”她反复练习花瓣舒展的动作,只为让世界看到成都的灵动和深情。
在幕后,“小青椒”们的故事一样动人。8月5日,开幕式前两天,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里办了一场特别的生日会。志愿者周雨彤和几个8月生日的“小青椒”收到了定制蛋糕和满满祝福。周雨彤说:“在这么大的盛会里过生日,感觉像收到了全世界的祝福。”
“小青椒”们的忙碌身影,成了成都最暖的城市名片。他们跑前跑后,确保每个环节都顺利。有的帮外国运动员找路,有的在烈日下引导观众,有的连夜整理物资。他们用行动告诉世界,成都不仅有精彩的赛事,还有满满的温暖。
这场世运会,成都向世界展现了活力和文化。“小青椒”们用青春和热情,串起了赛场的每一个瞬间。他们的付出,让来自全球的宾客感受到成都的温度,也让这座城市在世界舞台上更闪亮。